收视率年年暴跌!范伟和高叶颁奖,这是金鹰奖的福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591更新:2025-09-03 23:48:30

与其说范伟需要金鹰奖的认可,不如说金鹰奖更需要范伟的加持。尽管第32届金鹰奖的收视率尚未公布,但过去十多年来该奖项的收视率逐年下滑,已成为不可争议的事实。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维基百科相关页面的截图

作为国内电视剧领域的三大奖项之一,金鹰奖始终与飞天奖、百花奖并列提及,但其在公众视野中的存在感却相对薄弱。在公布提名名单时,我曾认为范伟大概率会再次落选,毕竟在他看来,金鹰奖更倾向于扶持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原本以为范伟的存在只是为衬托人气明星的光环,却没想到最终结果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位实力派演员意外斩获大奖,令我措手不及。

金鹰奖的评奖机制近年来呈现出独特的演变轨迹。2016年第28届与2018年第29届堪称最具话题性的两届:当年李易峰与张译同获"观众喜爱的男演员奖",李易峰的获奖曾引发广泛争议;而2018年迪丽热巴凭《漂亮的李慧珍》斩获"观众喜爱的女演员奖",其竞争者包括因《鸡毛飞上天》获得白玉兰奖的殷桃,以及凭借《我的前半生》开创职场精英题材的袁泉。这两届的争议性获奖,促使金鹰奖在第31届启动重大改革,将"最佳男、女演员"与"观众喜爱的男、女演员"奖项整合为"最佳男主角/女主角"及"最佳男、女配角",并采用观众、中国视协会员及评委专家三方投票机制。

这一改革源于金鹰奖长期存在的争议——此前该奖项常被质疑专业性不足,获奖门槛相对较低。从第18届起,男女主角、配角得奖人数由1人增至3人,随后第19届进一步合并评选标准,设立"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演员"(男女各五位,俗称"十佳"),并在此基础上评选"最具人气男女演员奖"(即水晶杯)。直至第23届调整为男女各设4位,第28届缩减至各2位,显示出奖项评选标准的持续优化。

值得注意的是,水后和水帝的出现本质是评奖体系演变的必然结果。尽管流量因素在艺人影响力评估中具有重要地位,但金鹰奖始终强调专业性的核心价值。直到2022年,该奖项才彻底摒弃"最受喜爱"的评选方式,取消双黄蛋现象,仅保留最佳男主角、女主角及最佳男、女配角设置。第31届的获奖名单中,雷佳音与殷桃斩获最佳男女主,马少骅与马丽摘得最佳男女配——这一结果标志着主旋律剧集的优秀演员开始获得更多认可,金鹰奖的评选气质正逐步向飞天奖靠拢。

从第32届金鹰奖的嘉宾阵容来看,该奖项若想彻底摆脱"水奖"的标签,仍需持续发力。本届颁奖礼特别选择范伟与高叶作为获奖代表,这一策略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拓展网剧赛道的意图。相较之下,飞天奖和白玉兰奖在专业领域保持稳定,但各自的评选机制也存在争议。飞天奖偏重政治正确的主旋律现实主义题材,而《狂飙》《漫长的季节》等兼具口碑与热度的剧集却未能获得认可,可见其评选范畴存在局限。白玉兰奖则被指带有地方保护倾向,如第20届《父母爱情》的梅婷不敌《辣妈正传》的孙俪,今年最佳男主角胡歌与《漫长的季节》中的范伟竞争时,前者籍贯优势引发讨论。金鹰奖通过为被其他奖项忽视的优秀作品授奖,展现出独特的评选特色,这也成为《三体》斩获最佳电视剧与最佳导演奖的重要原因。

金鹰奖在注重网剧品质的同时,或许可借此机会填补飞天奖与白玉兰奖相对忽视的古装剧领域空白。《梦华录》斩获优秀电视剧奖便是一个重要突破。这种'三奖分食'的模式虽引发争议,但实则成为金鹰奖当前最可行的策略。第32届金鹰奖作为演员奖改革后的第二届,其获奖名单已显现新趋势,但未来是否持续深化这一方向尚待观察。根据我过往参与影视奖项组织工作的经验,奖项要维持长期影响力,建立专业公信力始终是核心基础。此次金鹰奖出现多位嘉宾缺席的现象,也折射出其在行业认知层面仍存在改革阻力。

耐人寻味的是,唐嫣始终未能在白玉兰奖与飞天奖的角逐中斩获殊荣,且从未涉足金鹰奖的评选舞台。这一现象恰好折射出金鹰奖在行业内的尴尬处境——外界对其影响力存疑,业内亦普遍缺乏参与热情。有人认为演员们因工作繁忙无法出席,但‘没时间’实则暴露了奖项的边缘化地位。相较之下,奥斯卡与戛纳等国际顶级颁奖礼即便跨洋举办,也总能吸引影视明星踊跃参与。范伟与高叶的成功获奖,恰恰体现了金鹰奖试图重塑自身话语权的努力,试图在国产电视剧评价体系中重获应有地位。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