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短剧选角现状:美女如云霸总难寻,“顶流”日薪过万元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77更新:2025-09-16 16:58:06

近年来,随着小程序短剧的迅速走红,一批专注于竖屏表演的演员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收获了事业与口碑的双重成功。以徐艺真与孙樾这对备受瞩目的荧幕情侣为例,她们携手打造的多部热门作品,从《哎呀!皇后娘娘来打工》到《闪婚后傅先生的马甲藏不住了》,通过演绎各类豪门恩怨与爱情故事,不仅引爆了短视频市场,更塑造了大量忠实粉丝群体,形成了现象级的CP文化。

小程序短剧通常采用每集付费模式,单集费用区间为0.5元至2.5元,一部包含80至100集的作品,用户完成观看需支付30元至100元不等的费用。这种付费方式促使粉丝群体逐渐形成,不少观众倾向于追逐喜爱的演员进行持续付费支持。在此背景下,短剧领域的"顶流"演员逐渐崛起,其商业价值显著攀升。据多位短剧制片人透露,竖屏短剧为新生代演员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遇,同时带来可观收入。行业头部演员的日薪可达万元以上,而普通主演的日薪范围则集中在2000元至5000元之间。著名导演兼厦门大学电影学院院长黄建新曾评价短剧为"地摊文学里最精致的内容",并指出短剧培养的演员群体在表演风格上更契合此类作品,相较于专业演员可能呈现不同特质。近期新榜编辑部针对短剧领域展开深度访谈,重点探讨了制片方如何甄选演员、短剧演员与传统影视演员的差异,以及当前加入短剧行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

在短剧宣传领域,业内普遍认为男频作品更注重女主的外貌条件,而女频则对男主的颜值有更高期待。上遥西柏影业导演小明指出,不同类型的短剧应优先满足核心受众的审美偏好,例如男性观众偏好"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女主形象,女性观众则倾向于选择气质沉稳、不浮夸的女主角。他强调,尽管理想状态是兼具颜值与演技,但实际制作中往往面临取舍困境——偶像剧更侧重演员颜值,年代剧或悬疑剧则更看重表演能力,否则易导致观众代入感缺失。

在选角环节,导演小明特别强调台词功底的重要性。由于短剧采用现场收声模式,拍摄节奏紧凑且台词量巨大,演员需在短时间内掌握台词并流畅表达。他提到,目前短剧选角流程与传统影视行业相似:项目立项后,导演和制片人会根据剧本构思演员形象,通过业内人脉接触适配人选,同时借助社群招募和圈子推荐收集简历,最终进行线下试镜。

据多位制作方透露,短剧选角时间通常受到严格限制,一般不超过两周,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至一两个月。在筛选过程中,平均每部剧的男女主角需面试上百人,日均四五十人次是常态。有剧组曾为单一角色收到1800份简历,但即便如此也难以确保选角精准度。老金指出,某些特定角色如35岁左右的霸道总裁形象,因需同时满足颜值与身材要求,往往成为选角难题。

最终演员的选定需多方协调,包括导演、制片方及投资方的意见综合。这种多方博弈既体现了行业对市场定位的重视,也反映了短剧制作在效率与质量之间的平衡考量。

一位短剧公司投资人指出,在选角过程中会向导演提出具体建议,但创作团队常因风格取舍产生分歧,需多次协商达成一致。尽管如此,投资人仍强调应给予导演充分的创作自主权,最终的演员决策权归导演所有。多位制片人表示,常规项目中导演拥有选角主导权,但部分作品会采用编剧中心制或制片人中心制,由对应负责人行使决定权。此外,由平台方和资本方直接指定演员的"带资金组"模式也较为常见。

关于"顶流"演员的高片酬现象,数据显示部分热门演员单日片酬已突破万元。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短剧快节奏的创作特性对演员表演风格提出特殊要求。与传统影视剧需要细腻展现人物层次不同,短剧演员更注重通过简洁有力的表演传递强烈情绪,某些作品甚至要求夸张的表演方式以维持观众注意力。业内人士将当前短剧演技分为两大流派:一派面向下沉市场,以接地气的表演风格为主,强调通俗易懂的表达;另一派则积极向主流影视圈靠拢,其表演标准已趋近于常规电视剧的要求。

短剧演员的表演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多位导演与制片人指出,当前不少项目仅需一两周便能完成上百集的录制,导致角色塑造时间被大幅压缩,对演员的体能与专注力构成严峻挑战。据从业者叁识透露,主演单日可能需要拍摄20至50场戏,集中拍摄期间往往仅能保证两至三小时的睡眠时间。以普通人的标准衡量,5天拍摄100集vlog的工作强度已属罕见。

在拍摄节奏方面,头部演员多呈现“空中飞人”状态,频繁奔波于不同剧组。部分演员甚至出现“扎戏”现象,即在同城市内上午完成A剧组拍摄,下午即赶往B剧组。尽管工作强度居高不下,但短剧演员的薪酬体系同样具有吸引力。据行业人士透露,普通群演的日薪通常维持在数百元水平,而主演薪资普遍介于2000至5000元之间。部分“顶流”演员的日薪已突破万元大关,最高可达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演员薪酬往往占据短剧制作预算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以30万元预算的短剧为例,制作方通常会预留10万元用于演员薪酬。然而现实情况显示,即便预算充足,仍存在难以匹配角色需求的困境。资深从业者老金指出,男演员相较于女演员更为稀缺,例如35岁左右的霸总角色,需同时满足颜值、身材与身高等多重条件的演员可谓凤毛麟角。这种供需失衡导致短剧选角出现显著矛盾,优质男演员供不应求,而女演员则面临竞争压力。

在行业生态方面,短剧正逐渐成为演员突围的平台。叁识表示,随着内容质量提升,优质短剧已能媲美传统横屏剧,为演员提供更多表演空间。当前许多表演专业出身的应届生因缺乏其他机会,纷纷选择拍摄短剧。据制片人透露,业内受过专业训练的演员占比约达五成。部分演员将短剧视为进入主流影视剧的跳板,如徐艺真与孙樾两位毕业于浙江传媒学院的演员,已通过短剧积累经验,并成功进入近期热播剧集。其中徐艺真在上星剧《骄阳伴我》中饰演女主助理林琳,孙樾则在《以爱为营》客串男配顾子年,其表演获得观众认可。

“小红靠捧,大红靠命”这句演艺圈的至理名言,在短剧领域同样适用。短剧演员能否脱颖而出,运气往往扮演着关键角色。演员与作品的命运紧密相连,一部短剧在正式上线前,其市场表现与观众反馈始终充满不确定性。因此,拥有爆款作品背书的演员,成为制片方与资本方眼中的“稳妥选择”。据业内人士透露,部分演员甚至主动塑造自身‘好运’特质,通过打造‘担剧型’人设来争取更多合作机会。在资深从业者看来,行业并不缺乏勤勉耕耘者,许多演员频繁接戏、参与多部作品制作,却始终难获关注,究其根本仍在于剧作本身的市场潜力。‘单纯依赖作品数量难以实现突破,拍摄百部普通短剧的曝光度,或许不及一部爆款的影响力。而决定爆款的关键要素——题材创新、受众匹配与播出时机——本质上都是一场高风险的博弈。’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