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李少红等人追忆倪震:影响一代中国电影人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66更新:2025-09-17 05:42:40

倪震

倪震,字彦博,号石门,出生于1949年,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美术教育家。他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师从多位名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倪震不仅在书法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还在美术教育领域贡献显著,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他的作品以笔力雄健、结构严谨著称,多次在国内外展览中获奖,被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收藏。倪震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被誉为书法界的楷模。

陈凯歌敬献花圈挽联

著名电影理论家、剧作家、画家及教育家倪震先生的告别追思会于28日举行,电影界同仁、媒体及学术界代表、海外友人纷纷到场致哀,寄托深切思念。据悉,倪震先生于12月22日晚因病离世,享年84岁。他出生于1938年7月,江苏吴县人。自1980年起在北京电影学院任教,教授多门课程并多次获评优秀教师,直至2000年正式退休。

第五代导演的精神导师陈凯歌回忆,虽非其班级授课教师,但倪震先生始终关注七八班的成长。彼时北影与电影学院宿舍仅一墙之隔,却需步行至小路才能抵达。陈凯歌常去倪震家中请教,两人讨论时语速飞快,仿佛蕴藏重大话题,却总能心照不宣。直到第五代导演的早期作品问世,他才领悟这段对话为导演群体的精神启蒙奠定了基础。《黄土地》拍摄完成后,倪震曾送他归家,说:“凯歌,你们拍出《黄土地》,比我们自己拍出来还要高兴啊。”

贾樟柯忆及自己首部短片《小山回家》参赛获奖时,倪震在课上评价:“这样很好,我们的学生要多经风雨,见世面。”这句话持续激励其创作生涯。李少红导演的《红粉》剧本亦是与倪震的合作成果,该片斩获1994年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96年印度国际电影节金孔雀奖最佳影片奖。她感慨:“每个细节都浸透倪震老师的审美理念,他既精准把握原著文学性,又将南方文化情愫融入镜头语言。”

张艺谋于23日发文悼念:“惊悉倪震老师逝世,怀念那段共同岁月。”他与倪震曾合作《大红灯笼高高挂》,该片获1991年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王瑞称倪震为人高瘦挺拔,步伐轻快如江南才子,其剧本研讨会记录曾由自己整理。薛晓路动情表示:“倪震引领我们从课堂走向创作实践,他的电影美学与叙事风格深深影响了整个导演群体。”

田壮壮认为倪震对推动中国电影美学发展具有奠基意义。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称其为电影理论的基石,学术著作长期引领业界。导演娄烨更将倪震视为事业启蒙者:“有幸聆听过倪震先生的电影课,那是一次艺术与人生的双重启蒙。”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力题写挽联:“黄鹤西去赤子犹在,当年问学沐泽永怀。”

倪震曾怀有绘画梦想,幼年受母亲影响深重。其母1930年代毕业于上海新华艺专,擅长中西绘画与书法。据石川回忆,倪震每日研墨习字,完成两页大楷与一页小楷。这段训练让他受益终生。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后,其创作的《毛主席是世界革命人民心中的红太阳》油画曾风靡全国,登上《人民日报》并制成国庆邮票。1996年该邮票以33万元拍出,成为特殊历史见证。

倪震一生践行“不甘寂寞”的信念,从绘画、美工到学术、电影创作,始终在多领域探索创新。他曾在米兰大学、朱拉隆功大学等国际学府进行学术交流,搭建中外电影教育桥梁。海外友人如法国学者Luisa Prudentino称倪震“引领我发现丰饶的艺术世界”,日本剧作家荒井晴彦感慨:“倪震先生的离世让我感到永恒的寂寞,期待未来能向他致敬。”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