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又一巅峰,关我们什么事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18更新:2025-09-18 04:59:25

有时Sir也会思考,为何台湾的生活剧总能让观众毫无负担地投入其中?即便剧情看似琐碎,甚至带着几分“悬浮”的质感,但只要观众投入片刻,便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那些充满戏剧性的日常琐事,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写照。的确,这个国庆期间,Sir便有幸观看了这样一部作品。从题材上看并无特别之处,与近期台剧常见的政治反思或社会揭露有所不同,它讲述的只是一个中年失败者决定走向终结的故事。然而,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自我和解”主题,却引发了众多观众由衷的感慨:台剧似乎已经超越了小情小爱的表达层面,迈入了更具深度的创作境界。

图片

更进一步的是,有人直言:谈及台剧的生活质感,大陆即便历经百年也难以企及。

图片

有人觉得过于夸张?也许确实如此。但Sir在观看几集后认为,这种评价或许并不算过分。尽管存在部分删减内容,该剧仍斩获豆瓣8.7分的高分,甚至被观众冠以"有生之年"的标签。

图片

导演许肇任与陈正道携手打造的《有生之年》汇聚了吴慷仁、郑元畅、杨贵媚、张榕容等实力派演员,阵容本身就颇具看点。然而网络热议的焦点却频频落于制片人林心如,这位曾操刀《华灯初上》三部曲的幕后推手,再次以制片人身份现身荧屏。如此高的口碑成绩,究竟是源于林心如精准的选角眼光,还是台湾生活剧本身已历经蜕变?或许在赞誉背后,藏着我们对理想化生活形态的无限向往。剧中主人公高嘉岳(吴慷仁 饰)的绝望挣扎堪称核心叙事:四十一岁的他始终活在自我否定中,开餐厅失败、情感受挫、试图以极端方式结束生命却屡屡受阻。这种生存困境的具象化呈现,恰成为窥探当代中年群体精神困境的绝佳切口。

图片图片家里时刻争吵不断。弟弟有弟弟的困扰——老二高嘉扬时时刻刻都盯着手机忙工作,但他其实是在夕阳行业,书籍出版社工作,更惨的是,最近还失业了。老三高嘉凯也没有好到哪里去,每天早起帮爸妈做早餐店工作,忙完之后跟女友谈恋爱都要偷偷的。图片图片他们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就连侄子高丞佑也有各种问题——朋友被霸凌跳楼自杀,乐团面临着解散危机,网恋奔现却被拒绝。图片

经过一段时间后,高嘉岳发现,当自己返回时,却发现他们生活得一团糟,甚至还不如自己过得好。

图片

怎么办?选择逃离?像往常一样漠然转身离去?也许。然而他骨子里的柔软,早已在那些看似无情的举动中悄然蛰伏。一个被忽视的细节揭开真相:某天他打算给家人留下一封告别信,本就不太擅长书写的他翻阅了无数典籍文献,终于完成了这封信件。只是当他在信纸上落笔时,迟迟无法确定标题——最初他写下的是“遗书”二字,这个略显沉重的称呼,却意外暴露了他内心深处未曾言说的依恋。

图片

然而,这样的表达是否过于沉重?是否会引发家人的过度伤感?经过反复斟酌,他最终将标题调整为《漫长的告别》,试图以更为温和的方式传递离别之情。

图片

然而,这样的表达方式或许过于文艺化,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最终,他选择了一种更为直接的表述:‘有生之年,能长那么大,也算是不错了。’

图片

以漫不经心的“知足”情绪,悄然抚平离别后可能引发的家人心绪。但这绝非简单的悲情渲染。《有生之年》的独特之处在于,即便每个角色都背负着各自的苦楚,剧集却从未将这些戏剧性冲突作为主线展开。例如三弟林哲熹带比自己年长许多的女友许雅欣回家见家长,这一情节本应引发诸多矛盾,许雅欣的离异背景与大哥高嘉岳的前女友身份更制造出令人咋舌的剧情张力。然而在国产剧中常见的铺陈手法下,《有生之年》仅用五分钟便完成冲突的呈现,随即自然过渡至下一个生活片段。剧中没有煽情的哭戏,也没有激烈的对抗,甚至在冲突中仍能捕捉到细微的关怀。这种克制的叙事方式,恰是Sir对剧集最深的触动。看似鸡飞狗跳的日常喧嚣,实则在嘈杂表象下掩藏着中国式家庭特有的温情脉脉。正如豆瓣短评所言:当父母絮絮叨叨的日常声响响起,这份“吵吵闹闹”的生活节奏反而能让人感到安心到想落泪。

图片

有时,所谓的“日常”并非指具体的情节发展,而是一种持续的生活状态。或许正因如此,这部作品才会被冠以“男版《俗女养成记》”的称号。《有生之年》自播出以来不仅收获了豆瓣8.7的高分评价,更一度跃居台湾Netflix平台榜首。

图片

然而,这部作品属于生活题材,尽管未达到现象级热度,却远超市场预期。不过,作为总制片人,林心如显然对作品的定位有着更高追求。在项目启动初期,她便立下雄心壮志,立志要缔造新一代台剧标杆之作。

图片

她之所以充满自信,不仅源于强大的团队支持,更源于其长期深耕的创作理念。纵观近年来她担任制片人的作品,诸如探讨跨性别群体困境与非法移民生存现状的《迷失安狄》,剖析女性在职场中遭遇的性别壁垒的《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以及表面以谋杀案为叙事框架实则聚焦夜总会女性命运的《华灯初上》,皆展现出对社会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这种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创作视角,使她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对弱势群体的敏锐洞察与坚定立场。

图片

这个领域,才是她最关注且最精通的。那么《有生之年》呢?这是一部群像故事,但Sir认为刻画最为细腻的,仍是最早确定的角色——妈妈陈丽芳(杨贵媚 饰)。她的日常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每天清晨四点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焚香祭拜,完成家务后前往早餐店劳作,直至深夜仍需清洗厨具。丈夫在清晨喂养鸟类,小儿子则在午夜返回补觉,全年无休的节奏里,连一丝私人时光都未曾留下。当他人邀请她外出游玩时,只要听说需要三日两夜的行程,她便果断拒绝。她还要操心家中每位成员的琐碎之事,在意小儿子婚姻状况,亲自为其牵线搭桥,为儿媳妇网购心仪巧克力,平息家庭矛盾。甚至连片刻安闲都难以寻觅。偶尔萌生想要逃离这种生活的念头,偷偷回家取快递的举动,也会招致家人的惊诧:怎么学坏了,独自跑回来偷懒?这种看似平凡的日常,实则是传统中国式家庭中年长女性的常态。

然而现实中的老年人,是否真的都如此?显然不是。数据显示,51%的中老年人每日上网时长超过四小时。他们在浏览什么?长久以来我们始终不得而知。直到《倾城一笑》与《秀才事件》的片段浮出水面,才惊觉他们的精神世界竟空虚到需要借助虚拟影像寻求慰藉。剧中一个细节令人动容:早餐店从业的三名成员中,父亲和小儿子各自抱怨被铁板烫伤,父亲遭遇腰部劳损还需定期复健。唯独母亲,从未有人关切她是否受过伤,是否情绪低落。在传统的中国式家庭里,这似乎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的常态,年长女性的精神状态总是被默认为无需关注。

但她们真的只能如此吗?《有生之年》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并未在塑造完老年人形象后将其边缘化,作为催婚或抱怨的工具人存在,而是真正聚焦于他们的精神生活。尝试让被忽视的群体为自己而活。一个典型案例:陈丽芳渴望加入旅行团,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想要过上想要的生活。然而因早餐店事务繁忙,始终未能答应朋友的邀约。这时,高嘉岳看在眼里,擅自为她报名,并轻声说:“这个地球离了谁都会照常运转。”这句话让陈丽芳泪流满面,暴露出老年人的脆弱时刻。这一刻,她获得了儿子的理解。正是这份理解,使我们得以看到被遮蔽的真实。

归根结底,我们为何如此钟情于台湾生活剧?是因拍摄手法精良,还是源于对真实生活的共鸣?或许,质量之外的因素,是我们对另一种人生态度的羡慕。我们所观看的许多生活剧,虽不能说缺乏真实感,但真实之外,总是呈现一种可预见的人生轨迹与标签化的生活方式。家庭必然和睦,未来注定光明。而《有生之年》则不同,它充满大量“不真实”的细节——例如豆瓣上曾有提问,仅靠早餐店维持生计的家庭,为何对金钱困境毫无焦虑?全年无休的辛劳、微薄的收入,甚至妈妈借给儿子百万亏损的事,也未见显著的情绪波动?他们焦虑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

由此可见,借给儿子的百万化为乌有这件事,此后始终未被提及,因为她清楚地知道讨论已无意义。反倒是父亲的精神出轨问题,母亲坚持与之争执了两年,最终即便年近古稀,仍决心活出自我。父母的生活不再只是围绕子女展开,父亲开始养鸟,并在家中张贴彩色假发片;母亲旅游归来,将白发染成紫色,与社区伙伴一同学习乐器。这种呈现方式更具现实意义,因为说到底,人类生存的终极目的并非为赚钱,而是努力活出自己期望的模样,满足精神需求。

因此,最令Sir动容的,是他们允许各类有缺陷的人物存在,允许各种失败的家庭形态持续,允许不完美的生活状态。不必追求表面和谐,只要真正踏上寻找自我的道路。例如,当父母因琐事争执,父亲决定搬离,母亲也准备停业时,三兄弟各自寻找解决之道。二弟坐在凳子上苦恼,想要维持家庭和睦,渴望继续稳定这个家,因为他是养子,这个家给予过他太多依靠。

图片

三弟的目光投向未来,他担忧着若父母真的分道扬镳,早餐店的经营将何去何从,自己又该走向何方。然而,大哥高嘉岳却另有打算。他早已筹谋周全,安排母亲前往旅行放松心情,让三弟专注于制作吐司,同时嘱咐二弟将早餐送往父亲处。在他看来,父母剩下的时间已然不多,与其让他们持续陷入争吵,不如给予彼此空间,各自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快乐。

图片哪怕是人到老年,也没必要为了别人绑在一起。想到了什么?没错,《饮食男女》。从最开始的四个人,到最后只有两个人的家宴,但这又何尝不是家人们对彼此人生的成全?图片图片

生活类台剧之所以能够让我们在琐碎日常中产生共鸣,恰恰不是因为其生活细节的完美呈现,反而常以一种轻盈而虚幻的娱乐外衣包裹真实的社会图景。这种看似脱离现实的创作方式,实则通过戏剧化的手法将社会边缘群体、老年群体乃至被时代遗忘的“失败者”带入观众视野。剧作并非简单地描绘生活,而是试图以细腻的笔触触及这些群体的情感核心,展现他们被主流叙事忽视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正因如此,这类作品在看似浮夸的表象下,承载着对社会多元面貌的深刻洞察——一个真实的世界本就应当包容不同色彩的个体,接纳多样化的生存姿态与价值判断。

图片

文中所用图片均源自网络资源。

所有视觉素材均通过互联网获取。

图片内容来源于公开网络平台。

本文配图均采用网络公开素材。

所引用图像均为网络公开作品。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