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吧,又一部经典恐怖片被他毁了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32更新:2025-09-18 05:00:21

IMDb最新发布的《驱魔人:信徒》幕后花絮中,有一段令人捧腹的趣事。

图片

在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导演威廉·弗莱德金于今年8月离世后,作家兼电影评论家埃德·惠特菲尔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样一段话:“威廉曾对我说,那位执导了新版《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的导演即将担任《驱魔人》续作的导演。没错,我的代表作将由制作过《菠萝快车》的导演接手续集。当年得知此事时,我并不在场。但如果存在灵界,我打算附身于该导演,让他的生活变成噩梦。”尽管无法确认这段对话的真实性,但其语气与这位以直言著称的导演一贯风格相符。据悉,这部《驱魔人》续集《驱魔人:信徒》已正式上映,由执导过新版《月光光心慌慌》三部曲与《菠萝快车》的大卫·戈登·格林担任导演。

图片

尽管不愿承认,但《驱魔人》似乎正面临被重新诠释的命运。相较于《月光光心慌慌》,这部作品在恐怖片发展史上的分量更为显著,堪称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电影杰作之一。作为一部惊悚电影,它不仅斩获两座奥斯卡奖杯,更跻身当年多项重要奖项的提名名单。对后来的恐怖类型片创作者而言,《驱魔人》无疑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叙事模板,成为行业标杆。经典恐怖片之所以经久不衰,往往源于其塑造的标志性视觉意象——如《午夜凶铃》中贞子从电视中爬出的惊悚画面,《闪灵》里双胞胎并立的诡异场景,《猛鬼街》中浴缸中伸出手的恐怖瞬间。而《驱魔人》中标志性的鬼娃360度旋转头部的镜头,也早已成为影迷心中挥之不去的恐怖记忆。

图片

相信不少观众都曾耳闻《驱魔人》这部作品,尽管身为东方观众的我对宗教与信仰了解有限,仍会被其营造出的恐怖氛围深深打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此次影片再次由大卫·戈登·格林执导,而他的创作表现似乎未能达到预期水准,着实让影迷感到失望。

图片

这已是他在重塑经典恐怖片方面的第三次失败。去年推出的《月光光心慌慌》三部曲续集便已引发广泛争议,尽管动用了杰米·李·柯蒂斯回归并堆砌诸多商业元素,但最终仍旧未能摆脱平庸的标签。从最初的大胆尝试到如今的重复套路,这位导演似乎始终未能抓住恐怖片的核心精髓。

图片

大卫·戈登·格林执导的三部曲在豆瓣上的评分均未达到及格线,尤其是后两部作品,其表现已令人难以入目。尽管导演早期的独立创作仍展现了一定的艺术价值,但自从他将重心转向经典恐怖片续集的开发后,作品质量明显下滑。据烂番茄网站数据显示,该片获得了23%的媒体好评率,平均评分为4.7分,整体评价低迷,堪称对其职业生涯的一次重大打击。

图片

据悉,这部作品仅仅是重启版三部曲的开篇之作,后续两部的开发工作已进入筹备阶段。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环球影业为获得该系列的拍摄权,曾以超过4亿美元的报价进行竞标,可见其对这一IP的重视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制作预算仅为300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费用已被用于版权收购,这充分体现了经典恐怖题材的市场价值。尽管影片口碑欠佳可能对票房产生一定影响,但恐怖类型片往往具备独特的市场韧性,如近期上映的《修女2》虽评价低迷,却仍取得不俗票房成绩。因此,即便首周票房表现中规中矩,新版《驱魔人》仍有望通过系列化开发实现盈利目标,其故事线显然已被赋予持续创作的潜力。

图片

对于《驱魔人:信徒》这部电影的评价,其实取决于我们采用何种标准去审视。若仅以一部小成本恐怖片来看,虽然缺乏明星阵容,纯粹以恐怖效果吸引观众,但该片的表现仍算合格,不至于令人极度失望。然而,作为打着《驱魔人》系列正统续集名号的制作,其120分钟的片长在恐怖类型片中略显冗长,而邀请当年女主角艾伦·伯斯汀回归角色的举动,也与新版《月光光心慌慌》邀请杰米·李·柯蒂斯的策略如出一辙,这种定位上的落差成为观众评价分歧的关键。

图片

影片通过此举向粉丝传达,此次并非普通的续作,而是以郑重其事的态度打造官方授权的续集。尽管资深演员艾伦·伯斯汀起初对回归出演持保留态度,即便制作方提出双倍薪酬的条件,她仍认为这可能是恶魔的召唤。最终,她接受角色邀请,并将全部片酬捐赠至公益事业。此外,片方曾计划邀请原版中饰演雷根的小女孩琳达·布莱尔参与演出,但对方婉拒出演机会,转而担任场外表演指导,负责训练两位被附身小演员演绎邪灵附体的状态。

图片

此类场外讨论层出不穷,充分印证了《驱魔人:信徒》作为正统续作的血统纯正。即便导演反复强调不愿将其与原著经典进行直接比较,影片中仍处处可见对前作的致敬与模仿,甚至不乏刻意强化的细节设计。影片剧情围绕两名少女离奇失踪三日后重返却失忆展开,随之而来的诡异事件逐步推进,最终以长达半小时的驱魔仪式作为全片高潮,构成其叙事核心。

图片

该片最显著的突破在于全方位的升级改进。导演在采访中曾强调,影片的创新之处在于银幕规模的扩大,甚至片中的音效强度足以压制观众的尖叫声。然而实际上,真正实现质变的是中邪角色的配置与驱魔仪式的多样性。相较于旧版仅有单个女童附身的设定,新版引入了两位被邪灵侵扰的小女孩,并在结局设计中邪灵实体化场景,将两人捆缚后共同接受驱魔仪式,这种叙事手法与视觉呈现的升级成为影片的核心亮点。

图片

最令人费解的是,驱魔仪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的复杂程序。即便是对宗教知识并不精通的旁观者,也能察觉到其中融合了多个教派的驱魔手法,呈现出一种混搭风格的诡异组合。例如,由于黑人女孩被邪灵附身的情节,仪式中特别加入了源自非洲传统巫术的驱邪元素。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整个驱魔场景充满了奇幻色彩,令人咋舌。

图片

有句俗语曾形容“学渣文具多”,用以比喻那些毫无实质意义却堆砌冗余元素的创作现象。这种现象在《驱魔人:信徒》中同样存在——影片看似精心准备了诸多内容,但对整体叙事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此外,考虑到《驱魔人》作为五十年前的电影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其开创性的视觉呈现和设定曾深刻影响后续驱魔题材作品。然而,当下的《驱魔人:信徒》却仍固守传统套路,未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突破。相比之下,温子仁执导的《招魂》系列便已通过融入电子仪器等现代元素,为驱魔仪式注入了新鲜感,这种创新意识显然被《驱魔人:信徒》所忽视。

图片

《驱魔人:信徒》这部续作却未能带来任何新鲜元素,令人不禁质疑其重制的必要性。影片开篇投入大量篇幅刻画角色关系,试图通过细腻的情感铺垫赋予故事更多层次,但最终核心仍聚焦于父女情的刻画。或许导演意图借父女情传递情感的力量,然而解决问题的方式却显得轻描淡写,未深入探讨宗教或信仰体系,而是简化为对女儿的坚定信念与父爱的胜利。尽管该片试图以诸多噱头吸引观众,但核心叙事依旧陷入套路化窠臼,这种取巧式的创作手法难免令人感到惋惜。

图片

而这也正是该系列的首部作品,接下来还将有两部续作登场。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