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年会不能停!》,他们为何口碑持续逆跌?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127更新:2025-09-16 12:57:24

大鹏在直播中坦言,'获得8分的评分让自己感到意外,甚至一度落泪。'近日,《年会不能停!》主创团队走进杭州某产业园区开展直播活动时,这一感慨引发关注。更令人惊喜的是,该片豆瓣评分持续攀升至8.2分,累计票房突破8亿元,正稳步向十亿目标迈进。2023年,从科幻巨制《流浪地球2》到国产奇幻电影新标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再到《年会不能停!》,多部作品在档期跨度覆盖各大黄金时段的同时,实现了口碑逆跌的佳绩。业内普遍认为,新片口碑营销的关键在于精准锁定核心受众群体。相较于动画电影及文艺片常选择一二线城市进行点映,《年会不能停!》则聚焦于喜剧片受众更为集中的二三线城市,占比高达九成以上。

该影片在猫眼、淘票票及豆瓣等平台的开分表现为其后续评分走势奠定基础。对于多数影视作品而言,平台开分往往构成评分的峰值阶段,随后随着公映时间推移,初始评分通常呈现逐渐下滑趋势。前期核心观众群体的口碑倾向决定了影片的初始评分,而后期新增观众的评价则主导着最终评分的演变方向。据《年会不能停!》观众画像显示,20至29岁年龄段的喜剧片主力受众占比达48.6%,与同类影片基本保持一致。值得关注的是,影片40岁以上观众群体占比达到15.8%,这部分人群平日较少参与影院观影。其口碑反馈对影片评分维持高位具有关键作用。

由乌尔善执导的“封神三部曲”首部作品同样呈现出显著的观众吸引力,数据显示40岁以上群体的观影期待度占比高达23.3%。2023年春节档期推出的《流浪地球2》则成功吸纳了大量新增观众,尤其在硬科幻题材中,其女性观众占比突破56%,打破了传统以男性为主导的受众格局。

在近日接受《中国电影报道》专访时,中央戏剧艺术学院表演系教授李红表示,若以纯粹的艺术标准衡量《年会不能停!》,其电影评分或许难以达到当前水平。她同时强调,评判艺术作品需结合时代背景,内容能否引发观众与创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是关键。她指出,真正能引发广泛共鸣的创作往往具备普世价值,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正如观众所言"大鹏在演我""打工人的嘴替""终于有一部贴近职场打工人的讽刺喜剧"等评价,该片对当代职场生态的精准呈现,成为吸引多数观众给予高分的核心原因。相较之下,《流浪地球2》通过家国情怀的表达,《封神第一部》则凭借父子情的刻画,均以优秀内容触动观众内心,实现情感共振。这种现象也解释了为何上述作品能获得高分评价。

电影市场中,口碑与票房的同步下滑现象屡见不鲜。以《封神第一部》为例,该片于2023年7月23日上映第四日便出现口碑与票房双重逆跌。值得注意的是,票房疲软往往预示着口碑的走低,如《年会不能停!》在2023年12月31日公映第三日遭遇首次单日票房下跌,而次日其豆瓣评分却攀升至8.1分。这一趋势在《长安三万里》中同样显现:影片公映第二天即出现票房下滑,却在第四天实现口碑逆转。上述案例印证了内容为王的时代,观众的口碑评价与票房表现呈现正向关联,证明了品质导向的市场规律并非空谈。

2023年内地电影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口碑逆跌现象,现实题材影片占比突出。除《年会不能停!》外,《三大队》《保你平安》《忠犬八公》《再见,李可乐》等作品均出现此类情况。这类影片因剧情贴近大众日常生活,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较高评分。同时,其蕴含的社会议题属性也增强了信息传播的跨圈层渗透力。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影片在口碑回升后维持了高分纪录,例如《年会不能停!》与《长安三万里》均以8分豆瓣开分起步,目前分别稳定在8.2分和8.3分。

部分影片在评分攀升至峰值后经历短暂回调,但仍维持在开分之上。例如,《封神第一部》豆瓣开分7.7分,最高上涨至8分,当前稳定在7.8分。相较之下,《再见,李可乐》则呈现相反走势,评分一度飙升至峰值后持续下滑,最终跌至首日评分以下。那些能够持续保持高评分的影片往往成为票房黑马,其中《长安三万里》以40.29亿元票房问鼎2023年内地动画电影年度票房冠军,《流浪地球2》与《封神第一部》分别斩获40.29亿元、26.34亿元票房。值得注意的是,暑期档因覆盖三个自然月,为影片提供了更充足的口碑发酵周期,加之学生群体活跃带来的相对包容的评分标准,使得该档期出现较多口碑逆跌现象。

除了电影领域,近期也有部分剧集展现出评分攀升的现象。以《繁花》为例,其豆瓣评分持续上涨最终稳定在8.5分;另一部作品《漫长的季节》则从首播的9分逐步提升至当前的9.4分。这些剧集多部成为现象级作品,可见优质内容仍是推动项目口碑稳步提升的核心要素。

无论是在电影院还是在流媒体平台,观众始终对涌现更多获得口碑认可的影视作品抱有期待。对于创作者而言,观众的积极评价不仅关乎作品的市场表现,更是斩获各类奖项的关键优势。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