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304更新:2025-09-17 09:32:17
曾因制作粗糙遭诟病的短剧,如今凭借高投产比被誉为2023年最赚钱的赛道。从业者宣称"财富自由就看这波了",横店悄然转变为"竖店",多个剧组同步开机,千万级投流的庆祝蛋糕令行业瞩目。短剧具备受众广泛、拍摄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入行门槛低、审核标准宽松等特性,引发全行业追捧。一部短剧的完整观看体验仅需一张电影票的价格,但爆款诞生后往往能实现巨额收益,"一周拍摄、8天收入过亿""10天暴富"的神话频现,所有人都在思考:万一呢?这场疯狂的入局热潮背后,是从业者对"万一"的集体押注。11月18日,相关监管细则发布既为狂飙突进的短剧市场降温,也促使行业思考何为可持续发展的优质内容,以及中国短剧产业的未来方向。
短剧剧本的创作来源呈现多样化趋势,既包括源自知名网络文学作品的IP授权,也涵盖由剧组专职编剧团队在短期内高强度创作完成的原创剧本,同时还存在剧本杀编剧转行参与短剧创作的案例。中文在线与捷成股份等依托丰富数字内容库及签约作家资源的企业,在版权领域具备显著优势,其先天性的剧本储备使作品在创作初期便占据先机。值得关注的是,中文在线已与字节达成《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音频作品授权、主播生态协同开发、音频内容联合创作及数字版权授权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涵盖番茄小说、西瓜视频等平台的IP内容分发与版权共建。
在影视制作领域,横店、西安及郑州正逐步形成产业集群。据西安丰行负责人透露,西安作为短剧赛道的重要基地,其产能已占据全国总量的半壁江山,仅次于横店和郑州。值得注意的是,短剧相关企业数量在西安亦显著多于传统影视城横店。2023年上半年,位列短剧播放量前十的作品《无双》、《女总裁的外卖老公》、《极品家丁》均出自西安制作团队。
竖屏拍摄模式的兴起正在颠覆传统影视创作逻辑。如何在竖屏框架中合理安排人物调度,成为行业热议的新课题。这种变革甚至催生出"横店变竖店"的行业讨论。短剧产业以其低成本特性,正在重塑影视从业者的职业路径——十八线演员可担纲主角,灯光助理能掌控全局,曾在正规剧组工作的场务人员亦转型为导演。这种生态变化使得大量转行者获得就业机会。
随着《狂飙》、《漫长的季节》等精品剧集的热播,以及X剧场等新形态的涌现,短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据行业观察,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小型剧组正面临生存压力,而优质的短剧项目则持续获得资本青睐。在这一进程中,具有流量运营优势的MCN机构成为重要参与者。如遥望科技、佳云科技等掌握数亿粉丝资源的平台,通过精准的短视频内容分发,成功把握短剧传播规律。
银色大地MCN机构作为典型案例,其旗下21位艺人通过定制化短剧实现商业变现。数据显示,仅姜十七、浩杰来了、乔七月三位达人90天内的定制短剧收入就突破4600万元,预计全年营收可达1.8亿元。该机构不仅在播放量层面取得突破,更在品牌定制短剧领域开辟新赛道。姜十七主演的《夜班日记》播放量突破10亿,而《心动不止一刻》则实现8亿播放量。
短剧行业的快速发展依托于超10亿的短视频用户基数。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12亿,其中超过50%的用户观看过时长3分钟以内的短剧内容。这种庞大的用户基础为短剧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催生了独特的盈利模式。
传统电视剧盈利模式依赖版权销售获得单次收益,且不需对播出效果直接负责。然而,随着媒介受众变化与技术发展,“受众为王”的市场趋势逐渐显现。基于平台、内容与受众特性,微短剧已构建以平台分账为核心,结合定制采买、广告植入及直播带货等多元盈利体系的新模式。短视频平台主要通过流量扶持带动内容创作,辅以现金奖励或分账机制。2020年快手启动“星芒计划”,整合分账奖励、品牌招商与直播电商等资源,为创作者提供立体化变现路径;2021年抖音推出“新番计划”,凭借平台优势助力创作者打造专属短剧生态。与此同时,长视频平台也在优化微短剧分账机制,推动优质内容生产,使分账标准更加精细化。例如腾讯视频于2022年上半年升级微短剧分账规则,将作品分级为S/A/B,会员用户有效观看时长对应收益单价分别为2元/小时、1.5元/小时及1元/小时,并将此体系纳入整体会员分账机制。2023年进一步调整策略,明确合作方总分账收入由会员分账、广告分账及激励收入构成。当前短剧主要通过广告投放、品牌定制、付费观看及电商带货等渠道实现盈利,借助内容吸引用户注意力,再以多形式增强品牌曝光与互动。轻量化内容更易与品牌结合,为营销注入趣味性。资生堂红腰子便曾推出品牌定制短剧,丸美主理人亦参与拍摄,此类植入广告与剧情自然融合,效果堪比《甄嬛传》时期东阿阿胶的经典营销案例。演员在完成爆款短剧后,个人影响力提升,可借助熟悉的形象开展直播带货,将流量转化为商业价值。尽管观众未必完全信任演员推荐的产品,但情绪共鸣仍能促使其在直播间进行小额消费作为情感满足。拥有785万粉丝的短视频演员@一只璐,凭借《这个男主有点冷》《万渣朝凰》等作品积累亿级曝光量,通过角色塑造实现商业化转化。据新榜旗下新快数据统计,其近30天带货销售额已突破1500万元。
短剧凭借高信息密度与短视频传播效率的双重优势,在流量转化为品牌价值的探索中取得显著成效。平台方亦推出多项工具与策略,既延续了传统长剧的冠名、口播、包框等营销逻辑,又创新性地引入直播互动、搜索广告等短视频特性产品。值得关注的是,《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爆火现象为短剧游戏化变现打开了新思路,这一成功案例成为推动行业热议的关键因素,进一步激发了短剧在互动性与沉浸感方面的商业潜力。
在《完蛋1》问世之前,市场已存在《隐形守护者》《飞跃13号房》等互动性短剧作品,但均未实现现象级传播。2022年微短剧备案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年备案量从2021年的398部激增至2775部,上线重点网络微短剧数量也由58部攀升至172部。根据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信息备案系统数据,2023年上半年月均备案量接近300部,预计全年备案总量将突破3500部。早期短剧的审批流程较为宽松,平台主导的备案机制导致审核门槛较低,行业呈现粗放式发展模式。针对内容生态的规范化,广电总局近期启动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网络短剧在题材导向、片名设计、内容质量、艺术审美、主创团队、传播方式及播出秩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流量平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抖音、快手、微信等先后宣布加强监管,其中抖音于11月16日发布专项治理公告,披露已累计下架违规短剧119部,清理违规推广账号1188个。从短期来看,整治行动可能导致短剧内容供给量下降及广告投放规模缩减,进而影响优质爆款剧的诞生。
2023年上半年短剧市场呈现鲜明的"爽感"导向,数据显示在1月至7月期间,超过90%的热门作品仍以快节奏、强冲突的爽剧模式为主流。其中战神题材凭借其独特的爽感构建能力持续领跑,而穿越、逆袭、重生等具有戏剧张力的题材也保持较高热度。值得关注的是,随着8月平台内容审查趋严,战神题材占比攀升至44%,甜宠类作品占据25%市场份额,虐恋题材则以22%的占比稳居第二。然而,近期行业监管力度显著加强,抖音、快手、微信等主流平台接连出台治理政策,单日即有127部微短剧被限制投流。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某新媒体社群已传出"重生、穿越、擦边、复仇等题材受限,暂停接收相关剧本"的通知,显示出监管层对宣扬以暴制暴、极端复仇、涉黑及暴力行为内容的重点打击态势。
广电总局正加速出台《网络微短剧创作生产与内容审核细则》,同时探索推进短剧类APP及小程序纳入常态化监管体系。鉴于当前短剧内容创作的核心关注点在于题材审核,行业整体或将加速向精品化方向转型,未来市场格局可能由头部内容制作商主导。值得关注的是,流量平台对短剧生态的规范整顿与监管政策的落地执行,或将为当前快速扩张的短剧市场带来转折。此外,短剧出海已成为拓展商业价值的重要路径,中文在线旗下海外平台ReelShort曾超越TikTok成为热门应用,第三方数据报告显示该平台在10月份实现了225万次下载量,对应流水约为350万美元。
中式爽文通过融合西方面孔与互动叙事形式,在海外市场掀起独特热潮。以电视剧《The Double Life of My Billionaire Husband》为例,该剧凭借类似国内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观看广告或支付小额费用解锁下一集内容——在YouTube平台获得300万次播放量。其完整剧情的付费标准约为5-10美元,相当于1-2张电影票的价格。而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则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趋势,通过互动短剧形式包装为游戏产品,在Steam平台成功销售。随着观众已形成对短视频的消费习惯,互动形态的内容也逐渐获得更广泛的接受度。
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或可探索多元化路径,如拓展海外市场、与游戏领域深度融合等。同时,行业内不同主体应明确自身定位:拥有版权资源的团队需深耕优质内容创作,具备制作能力的公司应专注影视拍摄品质,擅长流量投放的企业则需优化投资回报率策略,而掌握流量渠道的机构更应构建高效的分发体系。在确保内容合规性的前提下,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吸引并留住更多用户群体,最终实现市场价值的持续提升。
Copyright © 2008-2024
合作站点:优酷视频、 爱奇艺、 芒果tv、 小小影视免费 百度视频、 腾讯视频、 1905电影网、 搜狐视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PPTV、 CCTV、 哔哩哔哩、 北京卫视、 安徽卫视、 小小影视在线播放观看免费 江苏卫视、 浙江卫视、 重庆卫视直播、 小小影视在线视频, 小小影视官网, 小小影视大全免费高清版, 小小的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小小影视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小小影视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