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虚此行》:胡歌,偶尔情绪化的明星,演了丧丧的我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250更新:2025-09-18 12:42:07

今日不妨聊聊胡歌新作《不虚此行》。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一位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角色,这个身份背后承载着深刻的意味:既无显赫的过往,也无璀璨的未来。从未感受过翻云覆雨的快意,终其一生被困在方寸之间,在狭小的水域中搅动着混沌的漩涡。没有跌宕起伏的命运波澜,只有平淡如水的日常,以及那些琐碎到令人窒息的生活细节。每日睁眼便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若恰逢心中尚存理想火种,便更添了理想破灭的苦涩,于现实夹缝中不断妥协的挣扎与无奈。

闻善是一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年轻人,他曾经是一位编剧,却因所创作的剧本始终缺乏足够的戏剧张力而屡遭退稿。毕业后初到北京时,他与同学们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随着同窗们逐渐找到工作,有人搬离了这座城市的中心,最终只剩下闻善独自生活。为了节省开支,他选择从市区迁往郊区,居住地也愈发偏远。在经历了一系列挫折后,他最终选择另寻出路,转型为撰写悼词的殡仪馆工作人员。这个看似平凡的男子,正是无数在现实困境中默默前行的普通人的缩影,每个在人生低谷中挣扎的普通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活的重量。

胡歌自23岁凭借《仙家奇侠传》中李逍遥一角崭露头角后,便以清新俊朗的形象迅速走红。经历车祸后重新复出,他逐步转型为实力派演员,先后参演《琅琊榜》《伪装者》《猎场》《县委大院》等高口碑作品,展现出深厚的演技功底。其在剧本选择上的敏锐眼光,助力他跻身一线明星行列。然而近期一条引发热议的微博却打破了他的完美人设,晒出邋遢的素颜自拍,流露出与《不虚此行》里闻善角色高度契合的复杂情绪,意外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胡歌的表演细腻真实,仿佛将观众带入角色内心世界。他诠释的闻善,总带着一丝与众人不同的疏离感——反应迟缓、情绪内敛,当神情平静如水时,实则暗藏心事的安稳;若面色灰暗低沉,便折射出内心困顿的写照。这位曾演绎过意气风发的少年、运筹帷幄的权谋之士、身手敏捷的特工以及精明干练的职场精英的演员,此次却首次挑战沉默寡言的平凡人形象。他摒弃过往光环,收敛锋芒,以极具爆发力的细节刻画,将一个经历人生低谷的文艺青年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闻善在为往生者撰写悼词时,以严谨的态度与逝者亲友深入交谈,细致挖掘亡者的生平细节。他通过收集无数普通人的生命片段,用精炼的文字为他们的一生进行总结与缅怀。然而,这些逝者在影片中始终处于隐匿状态,未曾直接现身,唯有在世者对他们的记忆与追忆得以呈现。作为悼词写作者,闻善更像是一位专注的倾听者,他从亲友零散的回忆中捕捉生命的痕迹,逐渐拼凑出逝者独特的生命图景。这种创作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象:即便是至亲之人,也可能在平日生活中未能真正理解对方;而每个人对逝者的记忆,都如同透过不同棱镜的折射,呈现出迥异的视角与色彩。

在北京的三兄妹中,大哥的离世让二哥求助于闻善撰写悼词,而远在异国的三妹却对这份悼词心存不满,执意要求与闻善视频沟通。她的执着背后,实则是内心难以接受亲人的离去。与此同时,三妹正身处三伏天的酷暑中备战高考,大哥却每日往返24公里,只为将冰块送到妹妹手中,以此为她降温。这份超越距离的亲情,令人动容,催人泪下。

在那些逝者的亲友中,唯有邵金穗(齐溪 饰)踏进了闻善的家门。她初见闻善时举止慌乱、情绪失控,只为追寻一个从未谋面的网络知己——那位沉迷配音、患有抑郁症的律师。当这位网友突然从社交平台消失,邵金穗从甘肃天水奔赴北京,最终通过逝者父母获取了闻善的联系方式。作为曾为逝者撰写悼词的殡葬师,闻善成了她唯一能倾诉的对象。他不仅展示了逝者生前的资料与父母回忆的录音,更细致梳理了对方的人生轨迹。通过这些碎片化信息,邵金穗得以拼凑出那个只存在于声音中的灵魂轮廓,那些因突如其来的离世而难以安放的情感,也在与闻善的交流中找到了某种慰藉与出口。

导演刘伽茵曾提及,邵金穗踏入闻善住所的那一刻便以不容置疑的姿态掌控了空间。那把转椅本是闻善的专属座位,她却未选择沙发,径直落座并调整了转椅高度。她落座的瞬间,声音与存在感便充斥整个房间。离别之际,邵金穗甚至在墙角贴上了洗衣机防撞贴,悄然重塑了此处的物理格局。她不仅打破了闻善对私人领域的坚守,更以率真的性格穿透他筑起的心防,让曾被刻意封存的编剧往事在交谈中浮现。即便身影已逝,她留下的防撞贴与花牛苹果仍悄然改变着这个空间的气质,使闻善得以在小尹之外,拥有一个可随意倾诉的知己。

小尹是这部影片中极具象征意味的存在。他并非真实人物,而是编剧闻善创作的虚拟角色,闻善甚至未为他赋予完整姓名。然而这个角色却如影随形般萦绕在聞善的生活中——当聞善外出谋生时,小尹仿佛被剥离出来;待其回归家中,这位虚拟人物便再次现身,与聞善展开意味深长的对话。小尹既是聞善建构的文学形象,更是其精神镜像的外化。两人之间的每一次交锋,实质上都是聞善与自我内心的对话。在面对父母隐瞒转行决定时,小尹会催促他坦白真相;与邵金穗相处时,小尹则成为他直面内心脆弱的引路人。这个角色深植于聞善的创作执念之中,既映射着他无法割舍的编剧身份,也呈现着其内心矛盾的动态博弈,最终凝结成对创作者自我认知的深刻剖析。

在动物园玻璃幕墙的另一侧,闻善望着那只北极熊悄然逼近的背影,手机贴在耳畔拨通了母亲的号码。他欲言又止,声音在喉间凝结成冰,最终只说出即将返乡的简短通知。对着冰冷的听筒,他努力压抑着即将决堤的情感,却在无声中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与颤抖的指尖。这并非寻常的离别时刻,而是成年人在生活泥泞中艰难跋涉的缩影——那些无法言说的困顿、难以释怀的遗憾,最终都化作沉默的叹息。影片中情绪的巅峰时刻本该轰然爆发,却在克制中沉淀出更震撼的力量。正如闻善平日里惯常的模样:寡言、迟钝、执着,把责任扛在肩上,既是对逝者的承诺,也是对无常人生的无声抗争。当所有情绪都找不到出口时,他最终选择用笔尖勾勒出小尹的名字,将未完成的故事写成永恒的告别。

导演刘伽茵通过一位卖不出剧本的编剧展开叙事,以撰写悼词为独特视角,巧妙呈现了《不虚此行》的核心主题。影片聚焦于普通人的生命故事,而非传统戏剧性转折的套路。主人公闻善始终保持着普通人的特质,在平凡的轨道上默默前行。这种创作选择传递出深刻理念:每个平凡个体都是自身故事的主角,即便生活琐碎无奇,也能在叙述中找到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